名校建设有阶段 创新发展无止境
——学院接受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专家组验收

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验收汇报会现场

济宁市市政府副市长张继民出席名校验收汇报会并讲话

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验收专家组组长金志涛主持验收汇报会

许可书记向专家组表示欢迎并发表讲话

孙琪院长向专家组和市领导汇报名校验收情况

汇报会结束后,专家组一行在学院领导陪同下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

专家组一行在学院领导陪同下考察学院创业孵化平台

专家组一行在学院领导陪同下考察电商产业园

考察中德诺浩汽车学院

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验收专家反馈会现场
5月31日-6月1日,以威海职业学院原院长金志涛教授为组长,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孔宪思教授、济南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慧青教授、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杨巨广教授、东营职业学院教务处长曹丽芳教授、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张永花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财务处长、高级会计师翟道顺教授、省教育厅职教处孟令君处长为组员,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石静为秘书的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验收专家组圆满完成了对我院的名校建设验收工作。学院党委书记许可致欢迎词,对教育厅和各位专家多年来的支持帮助表示感谢。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全程陪同参与。
在31日下午举行的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验收汇报会上,济宁市市政府副市长张继民出席并讲话。他说,名校建设工程是我们省破解职业教育科学发展,适应经济转型,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这次省厅组织专家对学院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项目进行现场考察,为学院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发展机遇。恳请各位专家、领导多提意见建议,希望学院把握机会,积极配合专家组的验收工作,严格按照专家意见抓好整改,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发展水平。
学院院长孙琪向与会专家和领导汇报了名校建设情况,他从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专业格局、课程建设、“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创新“学训交替、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国际交流与合作、信息化教学、校园文化、社会服务等十个方面阐述了学院在三年的名校建设期间取得的“特”、“强”、“优”标志性成果和亮点工作以及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和使用效果。随后,专家组一行对我院的教育教学、实验实训、创业孵化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及电商产业园等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采取查阅资料、专业剖析,深入访谈等形式对我院名校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考察、验收。
6月1日,在学院会议室举行的验收专家反馈会上,八位专家分别就学院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课程改革、校园文化、社会服务、体制机制、项目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反馈。专家组认为学院在名校建设期间善抓机遇,高度重视评估整改工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高职教育办学理念进一步提升,实验实训条件明显改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了顶层设计的引领和调控作用,实现了预期目标,圆满地完成了建设任务。专家组成员还结合各自分工,逐一总结交流,并对下步学院建设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学院党委书记许可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对专家们的辛勤劳动和对学院的关爱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对专家们精深的专业水平、严谨的工作作风表示了崇高的敬意。他表示,专家组的意见明确中肯,建议高瞻远瞩,为学院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学院将继续发扬“名校建设有阶段,创新发展无止境”持之以恒的精神,认真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专家组反馈意见,在理解、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借鉴首批名校成功验收的经验和案例,进一步分析问题,查找根源,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创新育人模式,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早日把学院建成一所理念先进、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在体制机制创新、办学效益、综合实力、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职院校。
院长孙琪代表学院作表态发言。他说,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客观、准确、中肯,帮助学院进一步理顺了办学思路,树立了正确的办学理念,为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学院将认真研究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办学体制机制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深化集团化、国际化、产学研合作办学,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名校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把学院各项工作推向前进,从而使学院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13年10月,学院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第二批“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三年来,学院在省教育厅、财政厅,济宁市政府和专家们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按照《名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圆满完成了《名校建设任务书》包括9个重点建设专业项目、两个其他项目。12个一级项目、79个二级项目、283个三级项目、3390个验收要点的建设任务,多项指标实现增量和超量,总体成效明显。建设期内,学院以9个重点专业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带动和提高了专业建设水平;创新了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办学活力,打造了办学特色,提升了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凸显了示范带动作用,为山东省乃至全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将继续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特色办学、职教报国”的发展理念,走特色化办学、集团化办学、国际化办学和产学研结合办学的路子;确立“立足济宁、面向鲁南、服务山东”的办学定位,明确“把学院打造成办学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省级技能型特色名校”的办学目标,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加强内涵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重点专业布局,不断探索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立“多元共建、校企互动”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站在“技能型特色名校”新的起点上,制定并实施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贯彻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工作实施方案,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坚定不移的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办学道路,培育“工求精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行业企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品牌,走出一条具有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特色的现代化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道路。
(文/郑海霞 摄影/李 彦 张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