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又添“金字招牌” 荣膺“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今天,《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在北京隆重发布,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荣登“2017年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榜单。

2015级中澳合作专升硕学生赴澳大利亚入学报到
自2012年以来,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委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共同编制的高职质量年报已经连续第七次发布,今年全国共有1388所高职院校纳入评价。其中,“国际影响力50强”设置全日制国(境)外留学生人数、非全日制国(境)外人员培训量、在校生服务“走出去”企业国(境)外指导时间等七项考核指标,客观地体现院校“引进来,走出去”各项工作成效和国际影响力水平。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获此殊荣,充分展示了该院国际化办学实力,特别在以上指标方面已跻身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2017年4月份,普华永道两位高管到访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为中澳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进行了职业发展培训
近年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践行“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特色办学、职教报国”的发展理念,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师资队伍国际化、探索海外办学、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学院现为中国职业教育对外合作联盟副主席单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先后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的65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开办有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各专业、各层次国际化办学项目在校生人数近1200名,来自34个国家的留学生171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拥有近50名经验丰富的海归博士、硕士及8名优秀外籍教师任教,采用双语化、小班化教学,已累计培养“中西融汇、内外兼修”的高素质国际化创新型人才3000余名。

2017年6月份,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作为国际化办学典型院校受邀参加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研讨会,学院党委书记许可出席研讨会并作主旨演讲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海外校企的认可。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已输送四批中澳、中英、中新、中韩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赴海外深造,目前第一批学生已顺利毕业并取得教育部认证的硕士学历学位。2015年10月,教育部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召开全国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推广会议。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连续多年为全国225所设立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培养了821名专业骨干教师。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与晶科集团、澳大利亚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马来西亚云顶集团等跨国企业国际化校企合作不断深化,每年输送200名以上学生赴海外实习、深造或就业,构建起了贯穿培养、深造和实习、就业全过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留学生接受央视采访
今年4月,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澳大利亚分校正式成立。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澳大利亚分校将开设航空服务、航空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及商科类专业,面向中国、澳大利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生。其中,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本校学生将采取“2+1”模式,即学生在国内校区学习2年后可赴澳洲分校学习1年,成绩合格的获得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及分校毕业证书。

在第二届来华留学生孔孟文化节期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校长及留学生学习、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积极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今年初,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发起举办了“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学术研讨会和职业教育培训班,活动吸引了来自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蒙古国、泰国等国家20余所院校代表参加。研讨会后,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与蒙古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14所院校签订合作协议,积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职业教育。此次会议为各国院校交流搭建了平台,畅通了合作渠道,为与会国家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更开阔的思路和更先进的经验。

中外学生共同学习交流
为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增进中外青年友谊,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充分发挥地处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优势,积极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2016年以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发起并连续举办了主办了两届来华留学生孔孟文化节,文化节吸引了来自英国、德国、津巴布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38个国家的院校负责人和留学生共200余人次参加。通过文化节,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着力将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孔孟文化精神弘扬开来,逐步构建起中外文化交流新平台。
未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将继续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指示精神,不断深化国际化“政校行企”协作,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经验,充分利用现有中外合作办学的牢固基础,发挥本土特色和资源优势,探索职业教育“走出去”,培养更多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助力职业教育“走出去”、服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