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立全国首家高职院校“中华吟诵传承教育研究院”

学院党委书记许可同志致辞

徐健顺教授和李志华主任、许可书记为我院新成立的“中华吟诵传承教育研究院”揭牌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秘书长徐健顺教授,为我院师生和济宁当地吟诵爱好者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华传统读书法——吟诵》讲座

领导们为木雕培训班学员颁发结业证书优秀学员证书并合影留念

山东省研学旅游人才培养联盟成立

学院党委领导为学院特聘客座教授颁发聘书并合影留念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12月17日上午,中华吟诵传承教育研究院在我院正式揭牌成立。据了解,这是全国首家职业类院校以中华吟诵传承为主题设立的教育研究院。
学院特邀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国学教育学院培训部主任、中华吟诵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健顺教授和山东省教育厅研究员、省语委办公室调研员李志华主任为我院新成立的“中华吟诵传承教育研究院”揭牌。
吟诵是中国传统读书法,是汉文化的传承载体之一,诗教乐教的基础教学方式之一,也是现代人通达古代文学经典的蹊径。未来,吟诵这一古典技艺将全面深入我院大学课堂,让学生们传习雅言诵读之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经典吟诵教育。
徐健顺教授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 子课题“吟诵教育研究”课题组组长,自2007年起,参与全国性的吟诵抢救工作,至今已采录和搜集了近千名吟诵老先生的影音,整理了数百万字的文献,通过举办“中华吟诵周”大型学术文化活动、到各地开展吟诵讲座,让吟诵这种古老的声音重新回荡在中国大地上。
与会期间,徐健顺教授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名家讲坛——《中华传统读书法——吟诵》,徐教授说,汉语是声调语言,外国的诗是poem,和中国的诗是完全不一样的,朗诵是外国人的读书方式,而我们应该是“风声雨声吟诵声,声声入耳”,轻松幽默的讲座方式博得了阵阵掌声。讲座现场,徐健顺教授发动与会现场听众在吟诵时伸出右手食指划出平长仄短、入短韵长,让大家过足了当指挥家的瘾。讲座结束后,不少外地赶来的吟诵爱好者表示深受启发,吟诵的魅力能够直接拉近我们与古诗词的距离。而我院学生表示,之前已经在学院的必修课《国学经典》中学习过吟诵,还在学院的诗集《我们的诗》中发表过自己的作品,今日又听到徐教授的吟诵讲座,感觉特别亲切。
据了解,我院成立的中华吟诵研究所,研究目标、方向是:开展方言古调吟诵、普通话吟诵、吟诵传承和创新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研究、国学教育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为,积极开展田园采录,做好相关资料整理保护研究工作;开发校本课程,让吟诵进入课堂;做好方言古调吟诵传承研究,积极创新普通话吟诵;定期开展学术讲座和交流,举办各类雅集和大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精神和国学教育研究。
当天,山东省非遗传承人群木雕技艺培训班结业典礼、山东省研学旅行人才培养联盟成立仪式同期举行。有名师才有名校,为了把我院文化育人工程做的更好更强,经学院党委研究决定,聘请了徐健顺、李志华、颜景新、范正红、褚滨等文化名家、技能大家,为我院客座教授。
未来,我院将以“中华吟诵传承教育研究院”揭牌为契机,做好中华吟诵的采录、整理、研究与推广工作,把“中华吟诵”纳入我院校本教材,同时筹备“中华吟诵全国大赛”,并且力争成为“中华吟诵全国大赛”承办方,以推进我院校园文化建设步伐,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敢于文化创新担当,为建好儒学传统文化示范园区,提升济宁邹鲁文化形象做出更大的贡献。(文/温柔 摄影/张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