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提升学校内涵建设和推进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5月9日上午,学校组织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隆海出席会议并讲话;副校长郝民,党委委员、副校长周宏强,党委委员、学生工作部部长赵伟,党委委员、组织人事部部长楚鹏等学校领导参加会议;教务处、招生与就业创业处、发展规划处、继续教育学院、各二级院部负责人及教务处副科级以上干部列席会议。会议由郝民主持。

教务处副处长马玉汇报了开展2024年专业调研及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意见,由各二级院部积极开展专业调研,结合济宁市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及新质生产力的要素特征,科学合理地修订2024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
会议通报了学校在2023年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发展水平考核中的结果,并分析了存在问题及原因。根据公布的2023年专业发展水平考核结果,我校参与考核的10个专业中,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药品生产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新能源汽车技术等专业位列全省排名前列。其中,航空学院、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作为代表,做了专业建设经验介绍和典型发言。
教务处处长冯建雨汇报了学校《数字化赋能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行动计划(2024-2026)》(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背景、研制过程和政策依据、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未来三年,学校将全面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面向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聚力打造一批“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学校发展质量变革。
学校领导周宏强副校长、楚鹏部长,继续教育学院赵忠法院长等分别就专业如何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教学团队建设、社会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提出了要求。
张隆海校长就专业调研、专业考核和文件研制等工作进行了具体工作指示和要求,他强调,学校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工作,将专业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针对今后的专业建设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高度重视、认清差距。专业建设是学校办学之本,专业发展水平考核是对学校专业建设的一次全面检阅和评价,对于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专业高水平建设意义重大。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专业建设,通过对标对表,纵向找不足,横向找差距,采取有效措施,补齐短板。二要主动作为、创优创特。各二级院部要于日常工作中创造亮点,于不可能中创造可能,于百舸争流中创造突破,办好特色优势专业。三要强基固本、持续提升。要认真落实《数字化赋能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行动计划(2024-2026)》,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深化产教融合,狠抓关键办学能力提升,不断增强专业适应性和吸引力,提高学校育人质量和服务能力。
郝民副校长进行了总结讲话。他要求各二级院部,一要坚持学深悟透,全面学习专业考核指标体系,深刻领悟内涵,准确把握实质,创新拓展外延;二要坚持对标对表,聚焦考核指标狠抓工作落实,逐项分析专业建设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找准目标,明确方向,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补弱势,强优势。三要加强谋篇布局,推动专业建设创新特色发展,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加大产教融合力度、持续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提升专业的数智化、绿色化、国际化水平。
本次教学工作会议谋划了学校今后一段时期教学工作的发展思路,明确了专业建设工作措施,对促进学校专业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各专业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创双高升本科”战略目标和“1263”工作思路,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加大产教融合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共同推动我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工作,努力促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教务处 | 供稿
秦晓宇 | 责任编辑
杨文 刘亚飞 | 审校
温柔 |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