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自救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校本学期修定《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重点针对大学生防溺水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大学生法治安全教育、大学生公寓安全教育等专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和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大学生防溺水教育

学校各二级学院积极组织开展“同心防溺水”主题班团活动,加强防溺水知识宣传,提高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

家校协调联动,组织开展主题家长会,对防溺水监护人安全责任提醒。

发放“同心防溺水 家校共联动”——致学生生家长的一封信。

学校与各二级学院建立联动机制,成立二级学院安全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安全检查。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开展健康心理团体活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疏导学生心理压力,帮助同学更好融入集体。

开展“文明健康习惯养成”主题班会活动,做好学生健康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指导学生关注“阳光一生”、“济宁禁毒”等微信公众号,自觉学习相关禁毒知识。
践行“健康第一”的理念,组织开展公共卫生安全教育
通过班会、团课等形式宣传普及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知识,特别是季节性传染病和传播传染性较强的疾病防治知识,加强学生对传染性疾病的充分认识和家校联动机制,固树立并自觉践行“健康第一”的理念,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引导学生避免前往传染性疾病高流行地区旅行、探亲,提醒传染性疾病高流行地区学生减少出行,倡导个人卫生、科学洗手、主动防范、及时治疗等卫生行为,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


时刻关注学生健康情况,建立学生健康台账,掌握学生基本健康信息。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学生健康知识水平。
“守好底线”,组织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加强社团和学生组织管理,利用校报校刊、校园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学院全媒体平台,加强正面宣传,积极引导,守好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底线。

强化法治意识,组织开展大学生法制安全教育

开展大学生法制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认真排查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做好化解工作,避免矛盾激化。

开展防治校园欺凌暴力主题班会,梳理排查发生欺凌事件的苗头迹象或隐患点,对可能发生的欺凌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

开展法律法规、校纪校规专题学习、竞赛或测试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引导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落实反诈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升师生反诈防骗的意识和能力。

组织学生签订《不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承诺书》
筑牢安全底线,组织开展大学生公寓安全教育

落实学生公寓管理制度、辅导员进公寓制度,严防学生出现打架、酗酒、夜不归宿、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校园欺凌等违纪情况的发生。

组织学生参与公寓突发事件处置演练,提升安全意识,筑牢安全底线。
增强学生诚信意识,组织开展诚实守信、安全教育系列主题活动

开展诚实守信安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内容包含校规校纪学习、校园诚信教育、防诈骗、防欺凌、防溺水、消防安全、公寓安全等方面,通过主题教育扩大宣传,进一步教育警醒学生,进而提高学生的诚信品质及安全防范意识。

开展知识竞赛,有效遏制校园诈骗、欺凌、溺水、火灾等案件发生,营造平安和谐、诚信友善的良好校园氛围。
此次安全教育主题系列活动,涉及面广、教育性强、警示性强,切实增强了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今后,我校将继续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宣传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力求实现安全教育全覆盖、风险排查无盲区,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学生工作部 | 供稿
秦晓宇丨责任编辑
杨文 刘亚飞丨审校
温柔 |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