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下午,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承办的2024“汉语桥”中文工坊学员“中文+智能制造”研学营开班仪式举行。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教育培训处副处长刘九青,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周宏强,20名来自赞比亚和埃塞俄比亚的学员及其领队、翻译参加开班仪式。仪式由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冯超主持。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周宏强讲话
周宏强表示,“汉语桥”活动高度契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倡议,已发展成为中国与赞比亚、埃塞俄比亚等世界各国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和桥梁。希望学员们成长为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当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走过桥,成为桥”,为促进中非文明互鉴、增进中非人民友谊注入新活力。
刘九青向本次活动顺利开班表示祝贺。她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学员们能增进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现代化管理的了解,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加深交流,成为国与国之间友谊的使者,为有色金属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共筑高水平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共创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

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教育培训处副处长刘九青讲话
来自赞比亚的学员代表纳卡姆巴·纳亚梅·奥利帕向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的精心组织表达感谢。她认为,此次活动安排合理,将提升学员们的汉语水平、专业技能水平和工业生产现场管理能力。“能够参与到这项意义深远的活动中,我深感荣幸,希望能学有所获,为赞比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她说,“在活动中,我们将努力学习新知识,积累宝贵经验,结交全球新朋友。”

学员代表纳卡姆巴·纳亚梅·奥利帕发言
学员们还前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国际化办学展区、机电工程学院实训中心、汽车工程学院实训中心、光伏实训中心、工业技术博物馆等地进行参观,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和了解学校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专业建设情况。



本次“汉语桥”团组交流项目为期两周,内容涵盖“中文+技能”“理论+演练”“非遗+研学”等项目,将组织学员们进行汉语语言学习和技能实操,提升学员们的汉语水平和技能水平;开展非遗体验、孔府孔庙参访等研学活动,帮助学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促进中外民心相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