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2024教师节快乐——《我心中的好老师》

2024教师节快乐——《我的从教故事》

震撼首发!山东理工职业学院2024年AI招生宣传片

图说

全省第一!知识产权教育铸就创新高地,领跑全省问鼎全国高职专利创新榜!

校领导到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调研指导专业建设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赴汶上县调研

校园快讯
您所在的位置: 学校首页 >> 校园快讯 >> 正文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知识产权教育体系赋能教师发展的创新实践

来源:知识产权学院文字:周秋梅 摄影: 编辑:董耀琳审核:融媒体中心
2025-03-02 10:42

山东理职知识产权学院讯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通过构建“教育-保护-转化”三位一体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养,更将知识产权教育深度融入教师职业发展路径中,形成了“顶层设计支撑教师成长、创新模式激发科研活力、成果转化反哺教学实践”的良性循环。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屈道宽的成长轨迹,正是这一体系成效的生动诠释。

一、顶层设计:构建教师发展的全周期支持体系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自2015年起,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学校发展战略,通过“组织重构—课程融合—资源整合—服务升级”的顶层设计,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系统性支持:

1.机构保障:成立知识产权学院

2019年,学校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成立济宁知识产权学院,统筹全校知识产权教育工作。该学院不仅开设知识产权管理专业,还设立“教师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提供专利申请、成果转化等全流程服务。数据显示,学院成立以来累计为教师举办知识产权专题培训48场,覆盖教师超2000人次,教师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30%。

2.课程融合:知识产权教育嵌入专业建设

学校将知识产权课程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要求所有专业教师参与“专利导航科研”“技术成果商业化”等必修模块培训。例如,能源与材料工程学院将《专利信息分析实务》设为教师岗前培训课程,屈道宽通过该课程系统掌握了专利布局策略,为其后续科研突破奠定基础。

3.资源整合:搭建“1+1+N”服务平台

学校构建了以知识产权学院为核心,整合政府、行业、企业资源的协同创新平台。通过济宁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等载体,教师可直接对接企业技术需求。培养了技术经理人912名(占济宁市96%),其中屈道宽团队承接企业委托课题15项。

二、屈道宽的成长路径:知识产权赋能的典型案例

屈道宽的科研与教学成果,深度体现了学校知识产权教育体系的支撑作用:

1.知识产权培训点燃创新意识

2018年,屈道宽参与学校首期“专利工程师”培训,系统学习专利检索、撰写与布局技巧。培训后,他针对光伏组件封装技术展开专利分析,发现行业技术空白,由此确定研究方向。截至2024年,其团队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1项,覆盖光伏材料制备、组件封装等关键技术环节。

2.校企协同攻关加速成果转化

依托学校与晶科能源共建的“光伏组件真实生产实训车间”,屈道宽将科研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他主持研发的“双玻组件封装技术”通过校企联合中试后,被济宁多家企业采用,实现技术转让收入1200万元。学校“专利质押融资”政策更助力其团队获得1300万元资金支持,推动技术产业化。

3.反哺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屈道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主编的《光伏系统设计与施工》入选国家规划教材。他主导建设的“300KW水上漂浮光伏电站”实训项目,成为国家级教学资源库核心案例,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3项。这种“科研赋能教学、教学反哺科研”的模式,使其获评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模式创新:知识产权教育的“理工经验”

学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实践形成了可复制的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模式:

1.“六结合”教育机制

创新教育与知识产权教育、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校内与校外资源、线上与线下平台、普及教育与重点培养、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相结合,构建教师能力提升的立体网络。该模式下,教师年均参与企业技术服务人次增长45%。

2.“双师型”培养路径

通过“教师入企实践—工程师入校授课—校企联合立项”的闭环机制,推动教师向“技术专家+教育者”转型。屈道宽团队与晶科能源共建的“光伏农业示范大棚”,既服务乡村振兴,又成为教师实践基地,实现社会服务与教学能力双提升。

3“全链条”成果转化

学校建立从专利导航、申请维护到质押融资、技术转让的完整生态。2023年校办企业专利质押融资金额达4886.9万元,屈道宽团队贡献超25%。这种“创新有保护、转化有通道、收益有保障”的机制,极大激发了教师科研热情。

学校通过知识产权教育体系的创新实践,证明了职业教育教师完全可以在服务产业中实现自身价值。屈道宽副教授的成长故事,既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制度性赋能的产物。未来,随着学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设立和“50名双师型知识产权导师”培养计划的推进,这种“以知识产权为纽带、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师发展模式,将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具普适性的解决方案。

  •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湖新区济宁大道37号
  • 邮政编码:272067
  • 办公室电话:0537-3617778  3617779
  • 招生电话:  0537-3617788  3617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