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理职汽车工程学院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3月21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党总支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组织党员教师、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团员代表赴济宁革命军事馆,围绕“重温济宁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开展党建带团建活动,用“行走的思政课”赋能专业教育。
济宁革命军事馆以丰富的历史文物、翔实的文史资料,全面再现了济宁地区军民90多年的革命历程,生动展示了发生在济宁这片热土上的革命历史,充分彰显了革命先辈出生入死、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为重温我党、我军的光辉历史,缅怀和学习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臧晓兰老师依托济宁革命军事馆打造沉浸式红色课堂,系统阐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核心要义——武装斗争的关键作用,让革命历史与理论知识相互映照,在红色教育中碰撞出思想火花。
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刘国军开展“红色匠心”现场教学,引入“59式”坦克传动系统案例,对比分析现代汽车变速箱技术迭代,结合“歼-6”战斗机机身材料演变史,讲解轻量化技术对提升装备性能的重要性,延伸至新能源汽车材料研发的战略意义。这种“历史文物+现代产业”的对照教学,也是汽车工程学院实践育人“大课堂”缩影。
在英烈墙前的重温入党誓词仪式上,汽车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王金新强调,党员教师要将红色教育成果转化为立德树人实效,在专业教学中深度融入工匠精神与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在掌握新技术的同时,传承革命先辈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培养既能制造“大国重器”又能守护“红色根脉”的新时代汽车工匠,为国防现代化和产业升级输送兼具专业素养与家国担当的技术尖兵。

此次活动是汽车工程学院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的创新实践,也是发挥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举措。作为“匠心引擎”党建品牌的重要内容,汽车工程学院着力建设红色育人矩阵,通过整合思政导师、企业导师、专业课导师、辅导员“大师资”力量,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也进一步增强了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汽车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培育更多德技并修的汽车工匠,同时,学院也将不断加强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部门的合作,共同探索思政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为打造思政育人新生态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